“三單”工作法打造“幸福里”
支部派單 黨員志愿者接單 居民群眾評單
金山網訊 今年以來,潤州區(qū)七里甸街道新城社區(qū)黨委以“新家園·幸福里”品牌建設為引領,通過“支部派單、黨員志愿者接單、居民群眾評單‘三單’”工作法,構建起民情快速響應、需求精準對接、問題高效解決的“民情流水線”式治理體系。
“謝謝你們,看著明亮的窗戶我心情也好多了。”近日,76歲的獨居老人胡阿姨看著黨員中心戶周福華帶領志愿者為她打掃干凈的家,笑著說。
這份精準服務源于新城社區(qū)黨委推行的“微格分色”精細化管理。社區(qū)將居民劃分為“獨居、高齡、重殘”等15類人群,設定5級響應機制。社區(qū)黨委將劃分好的數據精準“派單”至黨員中心戶、網格員和微網格員,并在樓棟顯著位置公示信息,確保服務力量精準覆蓋、責任到人。對胡阿姨這樣的重點關愛對象,社區(qū)每周至少聯系1次。
60歲以上居民占小區(qū)總人數的約30%。黨員中心戶、微網格員們用一句句家長里短的問候、一次次風雨無阻地走訪守護老年居民,累計代辦尊老金、退休資格認證、生育證明等80余件,讓為民服務更加精準。
“真沒想到這塊空地搖身一變成了我們小區(qū)‘后花園’。”新城花園A區(qū)的居民們紛紛點贊。前不久,社區(qū)黨委通過網格員走訪、民情收集箱、網格微信群等“點單”渠道,全方位收集居民訴求。針對新城花園A區(qū)1幢旁綠化斑禿“點單”問題,社區(qū)黨委協同相關方通過黨群議事會共商對策。支部精準“派單”,發(fā)動共建單位、黨員和熱心居民“接單”。共建單位捐贈幼苗,在黨員骨干和居民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閑置地塊成功升級為美麗小景。
“現在去萬達,起碼少繞500米。”新城花園B區(qū)居民金龍對小區(qū)北門新開通的機動車通道贊不絕口。
黨員中心戶、微網格員是感知民情的“神經末梢”。居民通過“民情流水線點單”提出希望增開北門機動車口,以此緩解南門擁堵、縮短通行距離。新城花園二區(qū)黨支部接到“訂單”后,多次牽頭召開由物業(yè)、“金盾銀輝”老干部志愿服務隊、網格員及居民代表共同參與的議事會。為確保方案符合民意,支部廣泛走訪征求群眾意見。最終,在各方合力落實下,北門機動車通道順利開通,贏得了居民們的一致好評。(記者 孫晨飛 通訊員 李新新 王蓓)
責任編輯:龔逍遙